起重机车轮锻件超声波检测方法

2025-07-28 00:00:00 0

起重机车轮锻件的超声波检测(UT)是确保其内部质量(如裂纹、夹杂、气孔等缺陷)的关键手段。以下是基于行业标准(如JB/T 5000.15、GB/T 6402、ASTM A388等)的详细检测方法及操作规范:

一、检测设备与器材要求

超声波探伤仪

频率范围:2~5 MHz(粗晶材料可选1~2.5 MHz)。

探头类型:

直探头(纵波):φ10~20mm,用于检测内部平行于检测面的缺陷。

斜探头(横波):K1~K2(45°~63°),检测近表面或倾斜缺陷。

校准试块:

标准试块(如IIW或CSK-IA):用于仪器校准。

对比试块:与被检车轮同材质、同热处理状态,含人工缺陷(平底孔、横通孔)。

耦合剂:高粘度机油或专用耦合膏(确保声波有效传输)。

锻件

二、检测前准备

表面处理:

检测区域打磨至Ra≤6.3μm,去除氧化皮、油污等(影响声波耦合)。

检测区域划分:

重点区域:轮缘、踏面、辐板与轮毂连接处(高应力区)。

扫查方式:网格划分(间距≤100mm),全覆盖检测。

仪器校准:

灵敏度校准:使用对比试块(如φ2mm平底孔),调整增益使缺陷回波达80%屏高。

时基校准:按试块已知深度调整扫描比例(1:1或1:2)。

三、检测方法与步骤

1. 纵波检测(直探头)

适用缺陷:内部体积型缺陷(气孔、夹杂)、分层。

扫查方式:

沿圆周方向螺旋扫查(步进≤探头直径的50%)。

轮毂部位需轴向和周向双向扫查。

缺陷判定:

当量法:对比平底孔回波幅度(如φ3mm缺陷当量超差判废)。

底波损失法:底波衰减≥50%时提示存在大缺陷。

2. 横波检测(斜探头)

适用缺陷:近表面裂纹、未熔合(如轮缘与踏面过渡区)。

扫查方式:

锯齿形扫查(探头移动间隔≤10mm)。

探头角度根据缺陷预期取向调整(如K1探头检测横向裂纹)。

缺陷定位:

通过声程、水平距离计算缺陷深度(公式:d=S⋅cos⁡θd=S⋅cosθ,S为声程,θ为折射角)。

3. 双晶探头检测(可选)

适用场景:近表面(0~10mm)高分辨率检测(如细小裂纹)。

四、缺陷评定与验收标准

缺陷记录:

记录缺陷位置(深度、长度)、当量大小、取向。

验收标准(参考JB/T 5000.15):

缺陷类型允许极限(起重机车轮)

单个缺陷 ≤φ3mm当量(重要区域≤φ2mm) 

密集缺陷 任意50×50mm面积内≤3个φ2mm 

线性缺陷 长度≤10mm(非应力集中区≤20mm) 

复检要求:

对超标缺陷,采用其他方法(如磁粉检测)辅助确认。

五、常见干扰因素与对策

问题原因解决方案

杂波干扰 材料晶粒粗大 降低频率至1MHz,改用聚焦探头 

耦合不良 表面粗糙或曲率大 使用软膜探头或定制楔块 

幻象波 工件几何反射 对比不同角度探头检测结果 

六、报告与记录

检测报告内容:

工件信息(材质、热处理状态、尺寸)。

检测参数(探头型号、灵敏度、耦合剂)。

缺陷图谱及评定结果(附示意图)。

数据存档:

原始波形数据保存≥5年(可追溯性要求)。

七、安全注意事项

高空作业:检测大型车轮锻件时,需固定工件防止滚动。

电气安全:探伤仪接地,避免漏电。

起重机车轮|锻造车轮|轨道轮|行车轮|车轮锻件

对于特殊工况(如冶金起重机车轮),需提高检测标准(如缺陷当量≤φ1.5mm)。建议结合声发射(AE)或相控阵(PAUT)技术进行更精准的缺陷表征。